找到相关内容143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科学

    自在,甚至孔子亦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某种境界。但必须有神圣性的东西高悬在凡夫头上,启示、教诫与引导凡夫趋向圣人境界。在座各位是唯识的,都知道染净的差别必须要讲清楚。我们对中国佛教的批评...主义是一种可笑的执见,反倒成了一种独断,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大家是唯识的,当然很清楚这种将认识对象外境化的错误。   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消减能所、主客对立的意义,并举...

    慈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4038981.html
  • 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

    传入中国,最初也结合了中国的本土的老庄、黄老、儒家之,在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中,逐渐形成带着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在汉传佛教中,唯识宗基本保持了原貌,但玄奘法师在翻译《成唯识论》时,选择护法的观点...所在。   很多人唯识唯识修行关键是唯识观,但又有几个人能把唯识观修起来?所以今天的唯识几乎抽象为纯粹的哲理。尤其是《成唯识论》所构建的唯识,比量色彩特别浓,随便什么问题,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541940.html
  • 唐仲容居士与《王恩洋先生论著集》

    龟山书院读书有关。兹先对龟山书院作一介绍。  我父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后经梁漱溟先生介绍,到南京支那内学院随欧阳竟无大师唯识,颇有成就,曾任法相大学教务主任,“为欧氏支那内学院之一大法将”(《佛光...讲唯识法相,可称是今天的玄奘;我一定要孙行者,协助今日的玄奘弘法利生。”此语日后竟然应验,后来到东方文教学院协助父亲办学,今天结集出版《论著集》,可谓“种子生现行”。  事情总有波折,一天父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150423.html
  • 《摄大乘论》探索

    统唯识”的缘由,让学习《摄大乘论》和唯识的学人,更好地扬弃唯识宗里的有关理论。其次是论述了《摄大乘论》译传情况及其最重要的一章,即《摄大乘论·所知依分第二》,便益学人掌握唯识...的增益执,驳斥大乘心境俱空的损减执,而弘扬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了义之教。又根据《大乘阿毗达磨经》等,造《摄大乘论》,并叫其弟世亲菩萨作注,后人有无性菩萨为其作释。从此以后,唯识经过二兄弟,十论师,成为...

    智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268107.html
  • 中观唯识了不义不了义略论——兼与苦心法师商榷

    ;如大乘人,若先不唯识见,则难得中观正见,独觉声闻,亦应如是也。”宗喀巴大师的这种说法,对于唯识热情者,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依宗喀巴大师之意:唯识易学,中观难,而且中观比唯识更殊胜。...,着重弘扬般若深见。”又唯识,对于名词解释得准确、精当,于义理阐述得深刻透彻,不容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如果不先唯识,由法相名词所组成的阐释“般若深见”的句子,...

    智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768206.html
  • 佛学问答——惟贤长老答

    一体,不过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无明造的,真心就去了无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讲这个心。 至于如何不生不灭?那必须达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静无为的境界,生灭是有为现象,不生不灭就是真如境界,唯识上叫...主要区别与联系,什么样的人适合中观?什么样的人适合唯识?二者是否应该同时,或是应该有先后次第? 答: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就象一辆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要配合,宗喀巴大师讲“等于一辆车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878881.html
  •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二、从梅撷芸唯识,三、遭逢刀兵劫立誓茹素,四、皈依印光大师,五、结识孔德成、太虚大师。台湾时期则介绍李炳南如何创立台中莲社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之过程。   第三章“李炳南的佛学思想”,第一节前言部份...一节 大陆时期(1890~1949)-15   一、家世背景15   二、从梅撷芸唯识16   三、遭逢刀兵劫立誓茹素19四、皈依印光大师22五、结识孔德成、太虚大师25   第二节 台湾时期...

    罗元庸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490700.html
  • 认识菩提心·问答篇

    生死。所以,唯识学人在修行上往往容易松懈。民国年间,许多唯识的后来多学成哲学了,这一流弊影响至今。   修学佛法的常道,是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而进至胜义菩提心。一般来说,可以先从这一常规路线入手,...应付别人,可以粉饰错误,甚至可以颠倒黑白。但我们却无法以同样的方式来涂改留在内心的影像,也无法请它高抬贵手,接受我们编造的借口。对于心行及其运作方式的认识,唯识教法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唯识着重谈的,正是...

    济群法师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21335233113.html
  • 中朝佛教关系

    时任缀文,始终参与其事,为奘门四上足之一。著有《瑜伽》、《唯识》等论疏记(均佚)。圆测,原为新罗王孙,自幼出家,慧解焕发,于贞观初年来长安,唐太宗爱其明敏,赐以度牒,令住元法寺,通《毗昙》、《成实》。贞观晚年,玄奘三藏西游返国,一见如旧,遂从受,通达《瑜伽》、《唯识》诸论,后被召为西明寺大德。圆测门下突出的新罗学者,有胜庄和道证。胜庄早年入唐,后为唐京大荐福寺大德,晚年参与义净译场任证义。著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5343815.html
  • 略述隆莲法师的僧才教育实践(1)

    破除离心识有独立实体的法执。  在佛学院学习唯识不但要《八识规矩颂》、《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还要唯识学派用以推理辩论的因明。因明包括量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在...入中论》来树立中观正见。正见是最重要的,破见比破戒更严重。在西藏显教学到最后就是以得到中观正见为究竟,即所谓清净见。  以上的中观、唯识、因明还代表了大乘佛教的三个重要阶段,能真正通达这三系思想,则...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644150.html